人才引进落户同样对社保基数有规定 。本科学历需在重点企业工作满 2 年,并连续缴纳 2 年 2 倍社保基数(2025 年标准为 22792 元 / 月);硕士及以上学历通常需在重点企业工作,连续缴纳 1 年 2 倍社保基数 ;博士学历虽无社保缴纳年限要求,但建议缴纳 2 倍社保基数 。若社保基数未达相应标准,无法满足人才引进落户对社保缴纳的要求 。比如,小张是本科学历,在重点企业工作,申请人才引进落户,其社保基数若长期低于 22792 元 / 月,不符合政策规定,落户申请难以通过 。
① 证书在《上海市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目录》里;
若单位未设立集体户,可申请落在社区公共户 。这是为解决无个人产权房、所在单位未设立集体户等人员的落户问题而设立的 。申请社区公共户,首先要确定自己工作单位或实际居住地所在的社区公共户受理派出所 。之后,向该派出所提交申请材料 。除了上述提到的劳动(聘用)合同、科技进步奖证书、个人有效身份证件、户籍凭证外,还需提供在沪实际居住证明 。若您是租房居住,需提供房屋租赁合同以及房东的房产证复印件等材料,用以证明居住情况 。例如,小王在上海一家小型企业工作,单位无集体户,他在租赁房屋所在社区公共户申请落户 。他准备好相关合同、证书及居住证明材料后,向社区公共户受理派出所提交申请,经审核通过后成功落户 。
老政策规定申请人需符合国家及本市现行计划生育政策,且无刑事犯罪记录等不适宜转办常住户口的情形。
个税基数=工资-社保缴费个人部分的-个人公积金,社保基数上一年度的平均工资,所以社保基数可以推算出你的最低(合理)缴纳个税的金额,可以高但不能低。
2其次,在上海买房的,是直接落在自己房产上的。最开始落在公共户,后面在上海买房户口也可以直接转到房产上!
3、5年居住证+5年社保个税+后四年累计36个月达到3倍社保个税基数
在上海人才引进落户政策体系下,劳动合同签署规范与否对落户申请有着重要影响。依据《上海市引进人才申办本市常住户口办法实施细则》,用人单位应与引进落户的人才签订劳动(聘用)合同,且留学回国人员与单位依法签订的劳动或聘用合同,有效期需在 2 年及以上,自网上受理之日起有效期在 3 个月及以上(如合同约定有试用期的,需完成试用期后方可申报) 。若劳动合同缺少岗位说明,这属于合同内容不完整的情况 。岗位说明明确了员工的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及工作要求等关键信息,对于界定员工与用人单位的权利义务关系至关重要 。在这种情况下,应及时与用人单位沟通,补充完善岗位说明内容 。具体操作上,可由用人单位出具一份补充协议,详细说明员工的岗位信息,包括岗位名称、主要工作职责、工作汇报关系等,并由双方签字盖章确认 。补充协议与原劳动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一并作为落户申请材料提交 。
1. 基数红线:后3年社保≥1.3倍(有职称)或2倍(无职称),个税同步匹配;
职称评审材料遗失如何处理?需原评审机构出具证明并归入人事档案
学历的逐级提升是人才培养及学历认定的基本逻辑 。在非全日制学历体系中,若无前置学历,后续读取的所有学历均不被认可 。比如,申请人 B 直接报名参加自学考试本科,但其没有高中或中专学历作为前置基础,在学信网等学历认证系统中也无法查询到相应前置学历信息,这种情况下,即便其完成了本科阶段学习并取得毕业证书,该本科学历也不能用于上海人才引进落户申请 。这是为了确保学历体系的完整性与连贯性,保证人才学历背景真实可靠 。
在申请上海留学人员人才引进落户时,务必确保提供的关于在国(境)外高水平大学、国际知名科研机构担任相应职务的认定材料真实、完整、准确,以便顺利通过审核 。
高校排名维度:一般而言,所任职高校应在世界排名处于前列位置。通常以国际上广泛认可的大学排名榜单作为参考依据,例如 QS 世界大学排名、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U.S.News 世界大学排名等。在常见的操作中,多要求任职高校处于世界排名 top500 。举例来说,在 QS 世界大学排名中常年位居前列的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其教职人员的职务认定相对清晰明确。若您在这些高校担任副教授及以上职务,提供相应任职材料后,在落户政策的职务认定环节会被高度认可 。
上海宜居 “松” 心住 ——“松” 直接关联区名,又有 “轻松、舒心” 之意,松江区拥有佘山、广富林等自然与文化资源,生活节奏相对舒缓,宜居属性让居民 “舒心居住”,贴合区域生活氛围。
3. 漏缴/补缴:社保断了没及时补,或个税漏报后补申报,哪怕补上了,审核时也可能不认定这段时间的“有效年限”,7年时长直接缩水!
非全日制学历必须在户籍地或工作地读才被认可。